- 專家介紹
- 課程介紹
- 課程大綱
- 課程對象
李安綱
字貫一,號心齋主人。教授,文學博士?!段饔斡浳幕瘜W刊》、《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》主編,山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,山西省跨世紀杰出人才,
人民出版社、中國社會出版社特約編審,武警指揮學院客座教授,新加坡
遠東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副總編。
字貫一,號心齋主人。教授,文學博士?!段饔斡浳幕瘜W刊》、《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》主編,山西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,山西省跨世紀杰出人才,
人民出版社、中國社會出版社特約編審,武警指揮學院客座教授,新加坡
遠東國際出版有限公司副總編。
和諧世界,以道相通(序言)
一、西安盛會,道德論壇;
二、三教合一,道為根本;
一、西安盛會,道德論壇;
二、三教合一,道為根本;
第一章:老子篇
先秦諸子均以姓氏加“子”為書名,然《道德經》稱“老子”,而“老子”李姓名耳,卻不姓“老”,可見其被稱做《老子》自有妙意。“老子”是我們對父輩、祖輩的尊稱,其中所蘊含的意義,就是一個民族的文明載體。所以,《道德經》之所以稱《老子》,是因為它是中華民族智慧文明的載體,而作者老子也成了智慧的化身!
一:父親老子,認祖歸宗;
二:智慧老子,中華道統(tǒng);
第二章:道德篇
道為世界觀,是人在世界和宇宙里的位置;德為人生觀,是人在社會和生活中的態(tài)度。二者是人類最完美的道德體系。有正確的世界觀,才可能有正確的人生觀;世界觀決定了人生觀,而我們卻過分強調了后者,忽視了道在人類社會中的意義和作用,于是導致道德淪喪?!兜赖陆洝窞槲覀兲峁┝艘粋€完整的體系和答案。
一、道之為物,恍兮惚兮;
二、道之體認,強名強字;
第三章:玄妙篇
老子倡玄,道教尚玄,中醫(yī)重玄。玄非深奧之義,而是變化之文。從變化的角度去認識世界,自然觀察到的是豐富多彩的宇宙人生,便是妙。就是這個“玄”,開啟了中華民族的覺悟思維模式,有別于西方的定式思維模式,使得人類在認為宇宙的過程中邁出了一大步。
一、玄字正名,變化為道;
二、玄之意義,覺悟思維;
第四章:天道篇
一、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;
二、天道自然,利而不害;
第五章:自然篇
一、自然無為,出生萬物;
二、大道自然,萬法歸宗;
第六章:谷神篇
一、谷神不死,是謂玄牝;
二、上德若谷,虛而不竭;
第七章:上善篇
一、上善若水,利而不爭;
二、天下至柔,能克至堅;
第八章:善惡篇
一、善惡相對,無善無惡;
二、善為道者,微妙玄通;
第九章:生死篇
一、生也柔弱,死也堅強;
二、生不自生,故能長生;
第十章:無為篇
一、大道無為,而無不為;
二、能為無為,則無不治;
第十一章:不爭篇
一、善利不爭,成就萬物;
二、夫唯不爭,莫之與爭;
第十二章:守中篇
一、恍兮惚兮,有象有物;
二、多聞數窮,不如守中;
第十三章:知足篇
一、自知者明,知足者富;
二、多藏厚亡,知足不辱;
第十四章:若反篇
一、正言若反,信言不美;
二、反者道動,天道好還;
第十五章:三寶篇
一、慈故能勇,天長地久;
二、儉故能廣,損之又損;
先秦諸子均以姓氏加“子”為書名,然《道德經》稱“老子”,而“老子”李姓名耳,卻不姓“老”,可見其被稱做《老子》自有妙意。“老子”是我們對父輩、祖輩的尊稱,其中所蘊含的意義,就是一個民族的文明載體。所以,《道德經》之所以稱《老子》,是因為它是中華民族智慧文明的載體,而作者老子也成了智慧的化身!
一:父親老子,認祖歸宗;
二:智慧老子,中華道統(tǒng);
第二章:道德篇
道為世界觀,是人在世界和宇宙里的位置;德為人生觀,是人在社會和生活中的態(tài)度。二者是人類最完美的道德體系。有正確的世界觀,才可能有正確的人生觀;世界觀決定了人生觀,而我們卻過分強調了后者,忽視了道在人類社會中的意義和作用,于是導致道德淪喪?!兜赖陆洝窞槲覀兲峁┝艘粋€完整的體系和答案。
一、道之為物,恍兮惚兮;
二、道之體認,強名強字;
第三章:玄妙篇
老子倡玄,道教尚玄,中醫(yī)重玄。玄非深奧之義,而是變化之文。從變化的角度去認識世界,自然觀察到的是豐富多彩的宇宙人生,便是妙。就是這個“玄”,開啟了中華民族的覺悟思維模式,有別于西方的定式思維模式,使得人類在認為宇宙的過程中邁出了一大步。
一、玄字正名,變化為道;
二、玄之意義,覺悟思維;
第四章:天道篇
一、天道無親,常與善人;
二、天道自然,利而不害;
第五章:自然篇
一、自然無為,出生萬物;
二、大道自然,萬法歸宗;
第六章:谷神篇
一、谷神不死,是謂玄牝;
二、上德若谷,虛而不竭;
第七章:上善篇
一、上善若水,利而不爭;
二、天下至柔,能克至堅;
第八章:善惡篇
一、善惡相對,無善無惡;
二、善為道者,微妙玄通;
第九章:生死篇
一、生也柔弱,死也堅強;
二、生不自生,故能長生;
第十章:無為篇
一、大道無為,而無不為;
二、能為無為,則無不治;
第十一章:不爭篇
一、善利不爭,成就萬物;
二、夫唯不爭,莫之與爭;
第十二章:守中篇
一、恍兮惚兮,有象有物;
二、多聞數窮,不如守中;
第十三章:知足篇
一、自知者明,知足者富;
二、多藏厚亡,知足不辱;
第十四章:若反篇
一、正言若反,信言不美;
二、反者道動,天道好還;
第十五章:三寶篇
一、慈故能勇,天長地久;
二、儉故能廣,損之又損;